當你想要來一趟自然保育之旅時, 則不得不回溯到當年史丹福萊佛士爵士 (Sir Stamford Raffles ) 抵達新加坡之後, 一場文明的開發, 很多自然植披已被砍乏, 自然原始風貌已不復見. 當時, 只有武吉知馬(Bukit Timah)自然保育區, 還有中央一帶的幾個蓄水池能被天然留存下來, 所以, 講到自然保育生態之旅, 當然非Bukit Timah, 及中央一帶的幾個蓄水池莫屬, 這些中央一帶的蓄水池包括: 麥里芝, 貝雅士和實里達等幾個蓄水池. 版主將帶各位來走走這幾個原始天然風貌保存完善的蓄水池, 這些蓄水池功能除了強調集水量豐沛外, 同時確保天然保育區內水源的品質.
熱愛打高爾夫球, 或者, 釣魚人士, 相信對這一帶應該很熟悉, 蓄水池旁通常扮隨著幾個高爾夫球俱樂部的存在, 像是: 實里達上段蓄水池(Upper Seletar Reservoir Park) , 麥里芝蓄水池(MacRitchie Reservoir)等. 而實里達下段蓄水池(Lower Seletar Reservioir)則屬於釣魚活動頻繁的地帶. 如果只是純脆吹吹涼風, 這些蓄水池邊的步道應該都還可以應付, 如果希望能有長距離健走, 或者說, 想要與大自然多一點的探索, 還是麥里芝蓄水池旁的步道規劃得最完善, 因為這個蓄水池邊還有環水池步道, 這點則是其它幾個蓄水池較欠缺的地方.
版婆利用春節假期間, 實地走訪這幾個蓄水池, 可能是前一天走Bukit Timah山路太盡興了, 相較之下, 除了麥里芝蓄水池外, 其它蓄水池能走的路線太有限了. 貝雅士下段蓄水池公園(Lower Peirce Reservoir Park), 小得很, 大概算了一下, 走過八個白色香菇頭涼亭就差不多了. 貝雅士上段跟實里達上段的位置似乎相去不遠, 在Nevigator定位的位置是屬於同一區. 這裡有一個觀察塔, 上去吹海風還不錯, 旁邊的步道沒有遮避物, 相當熱, 能看的就是湖光山色, 但山色無路可通往.
<關於實里達上段蓄水池公園>
以往實里達上段公園, 並未分成下, 下段, 到了1973年才將這一個佔地15公頃公園, 正式命名為實里達上段蓄水池公園, 這個公園內最主要的佔地為一片浩翰的蓄水池, 而用以欣賞蓄水池的觀察塔就成了該公園最主要的特色. 清晨或傍晚太陽還沒正式上工時, 觀察塔兩側的步道, 就會有一些鄰近居民回來這裡慢跑及健走, 實際距離, 這裡的柏油路步道合計不到一公里. 值得一題的是, 位於Mandi的動物園及Mandai胡姬花園正是位於這個蓄水池邊而興建, 散步在其中, 除了觀賞動植物外, 還能吸收自然保育蓄水池所儲備的能量精華, 算是一舉兩得.
<延伸閱讀1> 挑戰麥里芝探索之旅, 全長逾十公里
<延伸閱讀2> 貝雅士蓄水池邊木棧道走一遭.
圖說: 實里達上段蓄水池(Upper Seletar Reservoir Park)
圖說: 實里達上段蓄水池(Upper Seletar Reservoir Park)之觀察塔
圖說: 實里達上段蓄水池(Upper Seletar Reservoir Park)一片浩翰的蓄水量
圖說: 僅觀察塔兩邊有柏油路走道, 全長大約一公里.
圖說: 實里達下段蓄水池公園(Lower Seletar Reservoir)內的釣魚平台
圖說: 釣魚活動在實里達下段公園(Lower Seletar Reservoir)相當頻繁
圖說: Water Advanture內的各類水上活動, 划船, 獨木舟等, 也是實里達下段公園內的主要特色.
圖說: 準備划船的年輕人. 實里達下段蓄水池公園旁正在興建親子家庭類的親水公園, 預計2010年完工, 相當令人期待.
圖說: 貝雅士下段蓄水池公園(Lower Peirce Reservoir Park)很小
圖說: 這幾個公園除了麥里芝有規劃地圖外, 其它一概皆無, 因為健走路線不大, 實在不太需要. 最好笑的是貝雅士下段蓄水池公園, 竟然也做了一個地圖指示牌, 看起來好像腹地很大, 其實, 只不過是走過八個香菇頭涼亭, 及蓄水池旁一小段的紅磚走道, 公園大小應該跟一般社區公園相當.
圖說: 走過八個香菇頭涼亭, 算是貝雅士下段蓄水池公園走了一半了.
圖說: 再走一小段蓄水池旁的紅磚走道, 貝雅士下段蓄水池行程算是告一段落. 結論是, 這不是一個可以健走的公園, 但卻適合情侶傍晚來這裡吹吹涼風.
圖說: 來到麥里芝蓄水池
圖說: 麥里芝蓄水池上的九曲橋.
圖說: 僅有麥里芝蓄水池規劃有環水池步道.
圖說: 整個蓄水池的範疇內, 都可以看到野生猴子的蹤影, 切記遵守看板標示所指示.
圖說: 野生猴子經常在蓄水池旁的馬路上出沒, 行車要相當小心.